曼徹斯特人民歷史博物館 – 以血汗換來的尊嚴
英國的經濟發展成績相比很多國家未必很優秀,但保障人民尊嚴的社會制度發展卻是一步一腳印,令此地成為文明之邦,宜居之地。但願有朝一日,香港也能設有專門展館把真實的歷史一一陳列於陽光下。
曼城的香港人集會一般會在聖彼得廣場 (St. Peter Square) 舉行。當我們不用擔心人身安全,在那裡為自由和民主高聲疾呼的時候,未必知道原來在同一地點發生過著名的彼得盧屠殺事件 (Peterloo Massacre)。當時 St. Peter Square 稱為 St Peter’s Field,曼徹斯特是個工業城市,聚居了不少勞動階層,卻沒有議會代表。被剝削的人民要求一人一票的「真普選」,選出能代表自己利益的代議士。集會人數達六萬人,其中還有不少女人和小孩。然而政府出動騎兵暴力驅趕民眾,造成 18 人死亡、700 人受傷的慘劇。由於時值滑鐵盧戰役 (Battle of Waterloo) 後不久,於是人們把這起騎兵屠殺本國人民,殘酷尤如戰爭的事件稱為「彼得盧」。
事件發生於二百年前,那時香港仍是清朝政府的領土,還未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今天的英國雖然已是一個尊重人權的民主國家,但當年卻同樣有嚴重的「官商鄉黑」問題:議會腐敗,人民無法選出真正代表自己的代議士;工業家和地主營運血汗工廠,壓榨勞工,做成貧富懸殊和各種不公;軍警作為國家機器的鷹犬,缺乏監督制約,成為是次屠殺事件的劊子手。屠殺事件後,政府欲掩蓋惡行,製造白色恐怖,媒體對事件噤若寒蟬。
香港人對 Peterloo 這種黑歷史應該感到熟口熟面,對吧?目前的香港政經情況之壞就算未那麼極端地回到二百年前,也最少倒退了五十年。在維園公開悼念六四屠城的活動已成絕響,2019 年的抗爭運動也已成為禁忌。在愛国者治港的原則下,70% 市民沒有真正的議會代表;警察濫權濫暴不但無法追究,竟還可以升官發財。
人民歷史博物館
我因參觀曼城的人民歷史博物館而得知聖彼得廣場和 Peterloo 屠殺事件的歷史。博物館位於 River Irwell 河畔,從聖彼得廣場沿著 Princess Street 一直往西走大約 20 分鐘便可到達。此館只設兩層展廳,規模不大,卻記錄了過去三百年英國社會,主要是政經系統的變遷,很值得一遊。
那是英國人民爭取尊嚴的歷史記錄。
其中一個展覽主題是工會的發展史。可能因為當年政權害怕勞工組織起來的力量會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早期工會都是非法組織,只能秘密「圍爐」聚會。展館設有一個有趣的互動小遊戲,模擬當年火柴工廠女工的工作日常,雙手重複幹著包裝火柴、虛耗人生的乏味苦活,承擔處理危險原料帶來的健康風險,工資卻因各種原因被扣減至僅剩每月幾先令的委屈水平。弱勢的女工於是團結起來,發動著名的「火柴女工抗爭事件」,成功扭轉了被剝削的命運。至今仍有以此事件為題材的音樂劇和電視節目。另一有趣的發現是,原來英國人有一個以布料製成色彩斑斕、圖案豐富的條幅作為組織的象徵的傳統。展品中展示了很多工會的條幅,展現出民間充滿生活感又多元化的藝術。時至今天我在一些如教會等的地區組織也見到這種布條幅。
相對香港,真正為勞動人民爭取權利的工會過去幾年全部被逼解散,目前只餘下會向政府搖尾的假工會。
另一個展品主題是英國政黨政治發展歷史的輪廓,把保守黨、自由黨、工黨、社會民主黨等等的源起、思想主張、重要人物、執政時的功過等統統陳列出來。反觀香港,除了擁護中国共產黨的主旋律以外,其他政黨的聲音一概被抹煞,仍然運作的異見政黨只能委曲求存,還要時刻被国安法那「奧妙」的紅線所威脅。
展館中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主題,關於弱勢社群如殘疾人仕、少數族裔、難民等的維權歷史,展出各組織的發展史,相關法例的立法進程等。其中一個故事關於一位稱為 Laughing Boy 的人。他被診斷患有自閉症、癲癇症及學習障礙,在一次覆診的過程中於醫院的浴缸中溺弊。事件揭示了公營醫療服務對殘疾人仕疏忽照顧,不少民眾紛紛發聲要求為逝者取回公道並追究相關部門的責任。我立即聯想起最近香港的一宗案件,《庭刊》題為「看不見的障礙」的幾篇系列報導。
Peterloo 事件被拍成電影甚至學校教材,歷史在博物館中誠實地公開地供後人閱讀,整個社會可自由地以攤在陽光下的歷史事實為鑑。反觀香港公民受政權壓迫而抗爭的歷史,卻正面對被竄改的命運;書籍在公共圖書館被下架,媒體被迫噤聲甚至解散,公眾集會被挾制,個人以言入罪,學校課程被譜上認可政權的主旋律,怎不令人唏噓?
英國的經濟發展成績相比很多國家未必很優秀,但保障人民尊嚴的社會制度發展卻是一步一腳印,令此地成為文明之邦,宜居之地。但願有朝一日,香港也能設有專門展館把真實的歷史一一陳列於陽光下。
是的,雖然在看英國歷史,縈繞我心的還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