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星期曼城秋意盎然,最明顯的氣象轉變是日照時間縮短了,三個月前剛到埗時早上五時已經天亮,但現在差不多要到六時才見到曙光;晚上七時左右天色已開始轉暗。本來還打算抓住夏天的尾巴跟家人再經歷點什麼的,但我不幸在暑假的最後一星期染上了新冠肺炎,連續好幾天頭痛發冷,要躲在被窩中才能勉強止住發抖,終日昏昏欲睡,短途旅行的計劃只好作罷。新冠疫情爆發了幾年我從未染疫,來到英國後終於失守,朋友笑說我已算遲了,一般到埗首一個月內便會中招。但願快快捱過,把對抗病毒的經驗刻進細胞中去,讓身體可再強壯一點。入秋後氣溫本應該徐徐下降,但過去幾天卻迎來了一陣熱浪,氣溫竟高達 30 度。也好,我寧願汗流浹背,也不想瑟縮發抖。
霧
這裡另一個秋天的特徵是晨霧,我不肯定是整個英國都有此景,還是只有北部地區才有。前幾天我趁著病況稍有好轉,恢復晨跑鍛練,希望能藉此改善身體的基礎血氣運行,加速康復。我跑到附近公園的一片大草地附近,霎時被眼前絕美的景色驚呆了。只見晨光初現,視角的上半是金黃和蔚藍的和諧混合;遠處的天空邊陲接上茂密的深綠樹木,卻看不清接地的樹幹,因為在碧綠的草地跟樹冠之間有一層薄薄白色的、如絲綿被子般的白霧覆蓋著廣濶的草地。我連忙一邊舉起手機拍照留住此良晨美景,一邊踏上那片青綠,進入那陣皚白。我的鞋子立即被草上的露水沾濕,由於我穿著的是跑步用卻很薄且不防水的運動鞋,連袜子也被露水弄濕透了,草地竟像化身為廣濶的淺灘。
遊了一會綠草灘我便立即回家,急著要分享所見的美景給家人知道,可惜踏入家門那刻除了小兒子以外還未有睡醒的人。小兒倒是興緻勃勃的樣子,雖然我不認為這三歲小兒能完全明白我的描述,但總之他對任何戶外活動的機會都是滿心期待的,而他也是除我以外家裡唯一會在晨霧出現的清晨時段會自然醒來的人。
幾天以後的清早,我撥開窗簾察看,見街上白茫茫一片,太陽還未升過樹梢。「機會來了!快換衣服吧,我們這就外出。要快!得趕在霧散以前到達公園。」我催促小兒子更換衣物,也趕不及刷牙梳洗,唯一講究的衣著是換上了一雙防水的爬山鞋,小兒子沒有此防水的裝備,且將就穿上小恐龍圖案的防水膠雨靴。我們騎上單車後向著日出的方向前進,初升的陽光於行進方向的正前方直射過來,令我無法正視遠處,只能瞇著眼睛盯著幾米內的路面。看來下次出門除了要穿防水鞋,還得戴上太陽眼鏡才行。
我家附近不乏大草地,最近的走路 5 分鐘便到,但那天我決定去距離遠一點的公園,走路需時 25 分鐘,但騎單車 5 分鐘便能到達。我剛到埗英國這新地方時對那公園的印象最深刻,那兒有附近面積最大的草地,還有兩棵非常優雅地立於草坪中央的大樹。我們到達後顧不得單車被偷去的風險,把單車隨意鎖在路旁,急不及待跑進白霧彌漫的草坪。小兒剛開始時有點害怕,要我抱著才肯前進,但後來習慣了便轉為好奇和興奮,還在大樹下盪鞦韆呢。
霧這東西很有趣,眼前的晨霧給人清新的朝氣,但若出現在晚上應該便倒過來相當陰森可怖了。我想,霧跟大海一般,仙或魔分別的關鍵在於清朗藍天的配合吧!
我們在霧海中一直航行到草灘的邊界,發現矮樹叢中有個小小的洞口,一條狹窄的路彷彿通向另一邊的神秘世界。穿過那樹門後果然豁然開朗,到達另一片草地。相比門的另一邊,這邊的草木長得較粗野,感覺生機更盛。我們遇到好些溜狗的遊人,比我們更早到達此迷霧仙境。遊玩了一會,肚子餓了,也擔心孤獨地被鎖在路旁苦候主人歸來的單車,便打道回府。
塵
除了晨霧外,這幾天還有另一天氣現象,感覺整天的陽光都是金黃的,天空彷彿罩著一層薄黃沙。我雖未至於感覺焗熱,但呼吸的空氣明顯地沒那麼清爽。可能也因為空氣質素變差的緣故,我 COVID 後的徵狀一直沒根除,直至目前我仍有鼻竇炎病徵,頭痛和鼻水不斷。
我想起在香港每逢秋冬,從內陸吹來的北風都會把珠江沿岸城市和工廠的污染物吹來,令香港的秋冬天色總是矇矇的,氣管也常因此敏感而咳嗽。只有 2020 年疫情前後的那年,由於工廠停工,竟意外地為香港帶來宜人的清天。遺憾的是那年心情不佳,沒盡力把握美好的天氣出遊,錯過了那「百年一遇」的時機。
晚上一陣雨過後,鄰居的車子上竟染滿了啡黃的泥沙!感覺有點噁心。雖聽說曼城曾是一座工業城市,但早已是過去式了,難道黃黃的污染物來自城市的廢氣?
後來在新聞報導中得知原來這些黃沙來自撒哈拉沙漠。最近沙漠發生沙塵暴,沙子被捲上半空,並隨著熱浪的南風吹至歐洲及英國各地。那些沙子的來源距離這地竟然如此遠,真的長知識了。
後記:香港的霧
我沒有在香港見過覆蓋在草地上的晨霧,但自從愛上行山後,便常與山上霧水為伍。且記下印象最深的兩個霧景。維港的海霧景色也很有名,但我無緣得見,只好留待其他師兄補充了。
蓮澳
蓮澳村位於大埔,在大帽山郊野公園以北的一個山谷中。我都只從錦山沿衛奕信徑前往,多不入村,卻坐在走馬崗山腳附近遠眺村落的景色。春天的清晨,蓮澳村常被濃霧遮蓋,在白色的仙氣間風格古老的村屋若隱若現,令人聯想起隱世的桃花源。有次碰到蓮澳村民,閒談間我表達出羡慕之意,他卻大笑說:「你試過住果度有幾濕先講啦!」蓮澳附近山徑是我開竅喜歡上行山後最常溜躂的地方,不理陰晴我也往山上走,常在白茫茫的雲霧中尋找安靜的空間,是我退修的重要據點之一。從蓮澳經走馬崗和四方山可到達大帽山頂,其中四方山我去過十數次,幾乎大部份時間都在雲霧中,只留下無數巨石在白色背景中的印象。
石芽背
黃牛山是我在香港最頻密到訪的山頂,最勤力的時間差不多每周登頂 4-5 次。在山頂至石芽背之間有一處寬闊的大石平台,我常坐在那裡呆,一坐最少半小時。春天時東風起,常見海霧從西貢海域慢慢向沙田方向湧過來,勢態浩大卻甚溫柔,皚白的仙氣先從蠔涌攀上大老山及黃牛山之間的山谷,緩緩流過石芽背大石下方,盡收山間大地的靈氣後再浸滿花心坑一帶,每次見到此景都感到不枉此行。除了霧景,石芽背也是觀日落的好地方,但跟此篇主題無關,先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