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0 月 - 駕駛筆試
我只花了一天的時間溫習,便通過了駕駛筆試 (Theory Test)。我對自己的成績很是滿意。
我恐怕已有二十年沒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考試了,連見工的面試也沒有。這次筆試既為生活所需,也是我移英後首次應考,想證明自己仍能掌握全新領域的知識。當然,這也為日後路試失敗的情緒打擊種下了前因。
駕駛對我而言並非全然陌生。二十年前我在香港曾考得棍波駕照,當年考車只是一場為搏紅顏垂青的表演而已,誰知卻還沒考到便贏得美人歸了。在香港生活根本不需駕車,於是廿年來我都沒駕駛過。某年收拾舊物時,赫然發現那張從沒使用過的駕駛執照已然過期多時,無法續期,必須重新報考。我得為自己的粗心大意付上代價了。
我也不是完全沒有路面經驗,因為我是個重度的單車使用者,以單車代步時從不懼怕使用馬路,限速 40 mph 的道路和中小型迴旋處也不會迴避,一直嚴格遵守交通守則,對不同的交通狀況也有經驗。雖然經驗只限於單車使用者的視角,我卻並非從零開始。
移民的決定做得倉促,沒能等在香港重考車牌之後才出發,只好來到英國再考。聽說在英國考車較困難,但當時我還是信心滿滿的。
在英國考駕駛筆試,可下載 DVSA 官方出品的 Theory Test Kit 手機應用程式,裡面有一切應考材料,包括各種守則、和模擬試題。考試題目跟模擬試題有八成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我能輕取考試的原因。稍為困難的試題形式是危機意識 (Hazard Perception) 測驗,電腦會模擬路面情況,考生需以滑鼠在影片的畫面上點擊危機將會發生的位置。困難點不在於要求反應敏捷,而是不能過敏;就算明顯看到很大機會在某處出現危機,也要在適當的時間點下去才行,否則不算。網上有不少關於這題型的答題技巧影片,看過幾條後便不難通過了。
通過筆試後,我即時報了路試 (Practical Test),因為排期最快都要半年後,我正好趁這半年練習。
2024 年 5 月 - 第一次路試
報名路試後,我開始尋找學車師傅。教會裡的另一個華人家庭介紹我認識一位本地師傅——A 師傅。學車,那似乎是一位「正正常常」的師傅,於是我便經那朋友介紹,也跟他學起來了。
所謂「正正常常」是什麼意思呢?有聽說過一些師傅會經常爽約、罵人很兇、收費高昂、拖延時間,臨時拒絕借車應考等等的;但聽說這位師傅不會。後來實際體驗後,他也確實是不愧正正常常這形容詞,就是不過不失吧;最大的缺點是經常性地遲到及提早下課約 5 分鐘、不太懂針對性地設計課堂、以及不肯在考場的附近開始課堂。 第一點我覺得不是大問題,但第二和第三點我認為相對重要。
先談第三點。由於考場是在離我家 20 分鐘車程的叫 Sale 的小鎮,若我開始上堂的地點是在我家門外,每次兩小時的課堂便最多只能花 1 小時 20 分鐘在考場附近練習。可能因他家離我太近,不願課堂直接在 Sale 開始;另外他有一套教學方法,每次開課都必先花約 20 分鐘在附近的路段做幾款指定動作:左轉、倒駛泊車、左/右方泊車等,令我實際能在 Sale 駕駛的時間更短了。
至於第二點,應該是跟他僵化的教學方法及時間管理的弱點有關。
無論如何,我也順利跟他上了 40 小時駕駛課。作為一個曾經在香港考取執照的人,雖然已廿年沒開過車,也應算已補足合理的學習時數了。
考車前,身邊的朋友正熱烈地討論《葬送的芙莉蓮》這齣動畫,連一向沉默寡言的 T 也特意發訊給我,叫我千萬不要錯過。我心想若考車成功便重新訂閱 Netflix,煲兩天劇,當作給自己的奬勵吧!
5 月 22 日下午 2 時,在來英國差不多一年的一個下著微雨的下午,我緊張地在考官身旁駕車離開考試中心,沿著 Brooklands Road 從 Sale 向著 Altrincham 方向南下,挑戰那個聽說是整個考區最困難(後來證實不是)的迴旋處。在進入迴旋處時,我不懂把車子駛進右線,犯了第一個錯誤;但真正致命的錯誤發生在一個 Timperley 的一個十字路口:我從 Thorley Lane 右轉至 Stockport Road 時,被當時雨中的混亂交通情況嚇著了,車子在十字路口跟另一輛對頭的車子肩並肩等著轉彎,時機到了,燈號也轉了,我卻未能及時開動車子,因此被記下一個嚴重錯誤。 回程時我可能已亂了方寸,結果從 Brooklands Road 右轉至 Marsland Road 的時候再次犯錯,沒留意到正在迎面駛來的對頭車,被考官一腳剎停我的車子。我登時面如死灰,知道已經闖關失敗了。
開始以單車練習考試路線
雖然失敗帶來挫折,但我並未氣餒。畢竟,在出名困難的英國考車能「1 take pass」絕對不普遍。聽說 Sale 這試場在全國考場中偏向困難,但我翻查合格率卻是略高於全國平均,但也只有 48% 而已。一次考不過,第二次應該便能過吧。
回家後立即上網重新預約下次考期,天啊,最快要到 10 月 9 日,四個多月後。好吧,立即確認。
翌日,我騎著單車重遊了當天的考試路線一遍,尤其 Timperley 那一段我在學車時從未去過的。到達那個我犯下右轉錯誤的路口,我跳下單車站在路旁,觀察了這路口的交通情況 30 分鐘,留意車輛在不同情況下怎樣轉右,才發現原來 A 師傅一直沒有針對性地向我講解和反複練習過轉右的竅門。回家後上網惡補我才晃然大悟似的得出以下重點:
跟對頭車並排右轉時,別要人家轉我又轉,要看清那輛車後方有沒有正在駛來的車龍,有的話要等到車龍都通過後才開車
交通燈轉綠色箭咀時,對頭車應該已經停下來,可以安心開動
Timperley 那路口有點特別,對頭車可在我右轉時乘隙左轉,但我右轉的車子有優先權
以上看似簡單顯淺的道理,我竟然要考失一遍才弄懂,我認為 A 師傅責無旁貸。但我沒有因此想要轉師傅,因為我以為自己已弄清了他沒教的那些規則。距離下次考期尚有四個月,我另有「補課」計劃。
我從 YouTube 尋找 “Sale Test Route”,發現原來考場附近有極多我從沒駛過的「考試路線」,而我第一次考試的路線正是其中之一,錄影片段中的路線幾乎跟當天的考試路線分毫不差。於是我開始了用單車練習考試路線的計劃,首先把 YouTube 上的路線都標好並儲存在 Google Map,一共有七條路線那麼多,然後一有空便從我家騎 6.5 公里單車到 Sale Test Center,心裡想像著自己在開車,在單車上做足那些望後鏡和望盲點的動作,反複練習已知的考試路線。後來感到體力有點不支,便借 Cycling UK 的一個月免費借用電動單車之便,以電動單車練習。
我的決心很大,只要應付好工作便即抽空練習,幾乎是風雨不改。有一次中途遇著滂沱大雨,我全身濕透地騎了一個多小時車,也因此遇到來英後最壯觀的雙彩虹。然而,我把所有空閒的時間和體力都耗在練習上去了,於是無法像來英第一個夏天般騎單車遊歷曼城的週邊地區,誠為可惜。後來我老婆還收到朋友查問,說經常在 Sale 見到我騎單車,以為我在那邊上班呢。
2024 年 10 月 - 第二次路試
第二次考試前兩周,老婆獨自離家遠遊,我需要獨自兼顧工作和照顧尤其小兒子的起居生活,好不容易以為捱過了一關,誰知考試前一周我又得了嚴重的腸胃炎及感冒,除清水和少量餅乾外幾乎無法進食,又碰巧要在倫敦書展擺攤,且只有我一人負責。我勉強完成任務後,在書展完結即晚返回曼城,再補幾小時學車課,便硬著頭皮再次挑戰路試。
那天天氣算是風和日麗,只是過去幾天實在病得厲害,加上家事和工作的䌓重,我的身體狀態實在欠佳。也不知是否受身體狀況影響,我又在考試時犯了簡單的錯誤。考官引導我把車子駛到考場附近的 Derbyshire Road,在車速 30 mph 的情況下突然指示我靠左停車。我急於停在他所指示的位置,煞車太急,對後方的車造成危險,那是當天我犯下的唯一嚴重錯誤。事後跟師傅和朋友討論,才知道其實我應該不要勉強停在考官所指示的位置,而只需確保車子在安全的情況下靠左停泊。
原來就算沒能準確地跟隨考官的要求,例如停車在指定位置,甚至漏掉了路口導致不能左/右轉到指定路段,也不會構成犯錯的。我竟然又要以一次考試失敗的代價才學懂這道理。
考失後回到家中,我立即再上網預約下次考期,竟然要去到明年 3 月 12 日,足足五個月之後!見到那個日期,我幾乎崩潰,因為隔那麼久才再考,練習過的技巧都生疏了,必得再花幾千元補鐘才能應考。而且,一直吊著一件未能完成的事,也很影響心情。
我還未看《葬送的芙莉蓮》!
2024 年 10 月 - 第三次路試
我想起那位介紹目前教車師傅給我的教會年青朋友。聽說他考期是十月底,卻因事不能應考。我連忙發訊給他,問他想不想跟我調期,沒想到幸運地他竟然一口答應了。於是我獲得了一個兩星期後 - 即 10 月 24 日再次應考路試的機會。
跟別人調換考期,原來只需得到那人的考試編號及個人資料,再致電 DVSA 即可辦理。換句話說,任何人若獲得我的考試資料,均可代為處理。這說明了那些代人預約「快期」的生意基本上是如何運作。其實第一次考試失敗時我便已對這些快期預約服務躍躍欲試,但因為我哪來的自信,並沒有花錢採用。
師傅回覆說 10 月 24 日當天他正在外遊,無法借車給我應考,這給了我一個轉師傅的藉口。我於是在網上找了一個來自 LTeam 駕駛學校的師傅(B 師傅),打算再多花 350 鎊上 10 小時的課熟習他的車子便應考。 這次我要求每課都在考場附近開始,讓我可以熟習考試路線,但這代表每次學車我都要騎 6.5 公里單車到 Sale,學完再騎同樣的路程回家。沒辦法,我家可沒有公車直接前往 Sale。
B 師傅的風格跟 A 師傅很不一樣,而且不斷批評 A 的教學方法。例如他們二人的泊車方法截然不同,我覺得都是通羅馬的大路,但他卻很堅持說服我他的方法較優勝,我為了減少討論時間,便依了他。另外,他對何時應該「轉檔」的要求也很不一樣;B 認為只要時速一超過 20 mph 便轉三檔,但 A 則很多時不鼓勵在較窄的路面用三檔。以上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細節,不贅。然而最令我不慣的是 B 比較心急,動不動便碰觸我的肽盤,而且太多說話,令我難以集中精神駕駛。
兩星期轉眼便過,考試時間是早上 8:15, 我要在 7:15 到達考場練習一小時,因為我不想在考試前騎單車消耗體力,我選擇了走 25 分鐘的路到一個離家很遠的巴士站乘車前往,於是 6:00 便需離家起程。雖說我已習慣了早起,但於那麼早的時段,不敢說自己的精神在最佳狀態,尤其眼睛總有點糊糊張不開的感覺。我帶備了潤眼藥水,在應考前先滴上幾滴。
考試時間正值䌓忙時段,人們上班上學,還有那些騎著單車在路上亂竄的少年,大量在班馬線過馬路的行人,和泊滿路邊的車輛。我明白到今天最大的挑戰不是我的精神狀態,而是混亂的路況。我要一個 T 字路口右轉,前方卻車水馬龍,等了好一陣子我才勉強成功插進車龍之中。正當因著成功從路口出車而鬆一口氣時,卻沒留神兩輛車距離的前方便是一個小型迴旋處。我跟著前車在迴旋處的白線稍稍向前多溜了一尺,考官立時踩下煞車掣。
那一剎那,我彷彿被當頭棒喝,瞬間清醒。那天的考試路段不易,要經過一段 50 mph 的路段,進入 Wythenshawe 那個我從未練習過的大型迴旋處,我也沒再犯下丁點錯誤;但可惜那已經太遲了。
當時,單是騎單車練習的記錄,已超過 3,000 公里,那是從倫敦到伊斯坦堡的距離!對以考場為中心半小時車程以內的區域,比對我家附近更熟悉。我竟在那個如此熟悉的小型迴旋處,那個我騎單車、駕車經過超過 100 次的地方犯錯。我不禁疑惑,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2025 年 3 月 - 第四次路試
我仍因為對自己許下的承諾,未看《葬送的芙莉蓮》。
第三次闖關失敗後,我沒有爭取快期應考,因為冬天已經來臨。我不想在漆黑、陰冷、下雨的天氣中考試,而且我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消化自己的失敗。我再不像從前般信心滿滿了。
我思考自己為何會漏掉那個迴旋處。我當時明顯在魂遊。掌握著全車人性命的司機會進入魂遊狀態是不可接受的,這種人駕車會釀成嚴重的災難。
我不喜歡駕車,不想再面對考車失敗的打擊,不想再枉花錢上課。
下次考期是五個月後,即 2025 年 3 月 31 日。我還是借了電動單車從二月中開始練習一個月,但沒從前那麼積極了。我想,問題已不再在於我的駕駛知識不足,也不在於我對區域不夠熟習。我需要改善的是應考時的精神狀態。我回想起自己自小便有的難以專注的問題,於是嘗試重啟默想練習,在考試前盡量放下不必要的思慮,減少社交活動和閱讀書籍。
由於 B 師傅在考期當天沒空,我又另找了同一個駕駛訓練團隊的 C 師傅,他也可在 Sale 開始課堂。然而在上了六個小時後,我決定終止跟他的課堂,原因只有一個:他的時間管理極差;無法預約一個星期以後的課,約好了的課會突然要求更改時間,在最後一課時竟還說我的考試時段跟他的另一位學生衝突了,問我能不能改期應考。我聽了後禁不住板起臉說:我在第一天找你時便已再三確認你當天是否有空借車子給我,怎麼現在才發現時間衝突呢?他自知理虧,說會盡量安排,雖然叫我不用擔心,但我已對他失去信心,覺得他不可靠。
但 C 師傅不是毫無建樹。他發現了我基本的左轉技巧有改善的空間,尤其在 30 mph 的車速時要左轉入狹窄的支路時不夠熟練,於是花了很多時間給我惡補那所謂的 “MSPSL” (Mirror-Signal-Position-Speed-Look) 基本功。但那是他唯一的功勞了。
幾經折騰,最後我又回歸找了 A 師傅,因為他給我的壓力最小,還堅持會到我家接我學車和應考。我開始關注自己的狀態多於技巧和知識,學得舒服最要緊。
考試當天,我見識到相信是全個考區最難的考試路段 - Sharston Interchange。我在學車時只因為迷路經過那兒一次,但從沒認真對待過,因為我沒在 YouTube 見過這考試路線(後來證實是自己看漏了),這迴旋處離 Test Center 很遠,也不可能以單車練習。那是一個設有兩個燈位的迴旋處,而且經過後還要立即再進另一個迴旋處右轉,從內線切向外再上 50 mph 的公路回程。然而,我只在這迴旋處犯了個轉線太遲的非致命錯誤,真正令我再一次考失的原因仍舊是晃神!在一處行人過路處燈號突然轉黃,雖然有點急但我煞停是做對的,只是在驚魂未定間燈號轉綠,我卻遲了開動,後方的車因而響了號。就是這樣,我第四次闖關失敗。
2025 年 4 月 - 第五次路試
考試失敗回家後,我再預約考期,這次要排到九月,即差不多半年以後!我參考 Reddit 上的討論,弄了個 JS script 自動搶快期(檢別人取消了的考期),但跑了沒半天電腦的 IP 地址也遭 DVSA 丟進黑名單,連網站也無法訪問了。
我抓狂了。若九月也考不到,我便要重考筆試了,因為我必須在通過筆試後兩年內成功通過路試。但半年才能考一次,合理嗎?
突然想起早前朋友介紹的快期預約中介,聯絡了他,開價 180 英鎊。價錢蠻貴的,但對比九月時再補學車課堂時數及重考筆試的風險,這代價還算合理吧。果然不出幾天,他便幫我約了一個四月底的考期。
這一次,我連用單車練習也省了。跟鄰居談起此事,他給我的建議是:
“Just go with the flow.“
其實從一開始,我便覺得駕駛很像運動。例如打籃球,教練開始時會說射球時手肘的角度怎樣怎樣,膝蓋要怎樣用力等等;又例如彈結他,學 Chord 時會仔細看弦線譜。然而真正落場時,都是靠身體的感覺,掌握節奏才能發揮得好的。C 師傅曾經要求我把離合器控制在 30% 的角度,問我為何總是掌握不到,我想是因為身體的感覺是難以這樣量化的吧。
想起在離港前,同事為我辦了一場燒烤歡送會,當時我準備了一首歌,想以結他自彈自唱作為告別式,誰知雖然練習了許久,臨場卻唱不出來。我想,這種「發台瘟」的狀態也跟我過去考車的經歷類似,跟付出多少努力練習沒關係的吧。
過去準備駕駛考試時,我總是抱著能做多少便做多少的心態,但在準備第五次重考時,我嘗試盡量放鬆心情,相信過去的鍛練不會背叛,不逼迫自己。
4 月 30 日,我再次應考。這次除了駕駛座旁的考官,後座還多了一名高級督導,我猜他是來觀察我身旁那考官的表現的。後座多了乘客,車子的感覺會有一點點不同,然而我只當他不存在,用身體適應油門及離合器力度需求的變化。
就像換了個籃球射籃,用手指觸摸並適應皮球的質感一樣。
終於,在通過筆試後的一年半、花了 4,000 英鎊學車和報考以後,我成功在英國取得駕駛執照。當考官把 iPad 遞給我確認合格證明時,我的指頭卻因沾滿汗水已無法在 iPad 上簽署。
當我手握合格證明文件回家時,老婆擁著我哭了。我忽然明白,這一路的跌跌撞撞,不僅是對我的煎熬,也一直牽動著她的情緒。我吻了她,決定把接下來的假期都留給她,像是彌補,也像是共同慶祝。
鄰居們都因我終於過關而欣喜,一位叔叔幾乎跟我一同哭出來了。我收了兩張賀卡,一通教友的祝賀來電,和一枝香檳,和一些問候訊息。
當然,我還立即訂閱了 Netflix,兌現對自己的承諾:一口氣看了十幾集《葬送的芙莉蓮》。當我看到人類戰士修塔爾克面對紅鏡龍而發抖,並不斷劈山鍛練自己時,才覺悟到早應該對自己寬容一點,先煲了這動畫再說啊。
P.S.:除了《葬送的芙莉蓮》,我還重溫了《九龍城寨》、也開了《黑鏡》最新季的坑。排著隊的還有《進擊的巨人》、《Perfect Days》、《Nomaidland》等早該看卻未看的電影/劇集。我還有一個佛誕假期可以花,會盡情地花。
恭喜!我12月重考,希望合格🙏🏻
Congrats 🍻🎉🍾😁